信息來源:網絡
城市生態環境隨著城鎮的開發與發展,使維持人類生存的環境空間日趨惡化。改善大中城市的生態環境的途徑之一,是開拓城市的綠化空間,建造園林城市。
要達到此目的,必須進行點滴的城市綠化和開拓新的園林綠地,增加城市綠化面積。但城市中林立的高樓大廈、眾多的道路和硬質鋪裝取代了自然土地和植物,在城市里水平方向發展綠地越來越困難,這就使人們必須向立體化空間綠化尋找出路,即向建筑物的垂直綠化和屋頂綠化方向發展。
位于建筑物頂部,不與大地土壤連接的花園,就叫屋頂花園。屋頂花園可以廣泛的理解為在各類古今建筑物、構筑物、城圍、橋梁(立交橋)等的屋頂、露臺、天臺、陽臺或大型人工假山山體上進行造園,種植樹木花卉的統稱。它與露地造園和植物種植的最大區別就在于屋頂花園是把露地造園和植物種植等園林工程搬到建筑物或構筑物之上。它的種植土一般是人工合成堆筑,不與自然大地相接觸。屋頂花園并不是現代建筑發展的產物,它可以追溯到據今近4000年以前。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古代幼法拉底河下游地區(即現在的伊拉克)的古代蘇美爾人最古老的名城之一——Ur城,曾建造了雄偉的亞述古廟塔,或稱“大廟塔”,就是被后人稱為屋頂花園的發源地。
所謂的“空中花園”,就是在平原地帶的巴比倫堆筑土山,并用石柱、石板、磚塊、鉛餅等壘起每邊長125m,高達25m的臺子,在臺上層層建造宮室,處處種花草樹木。為了使各層之間不滲水,就在種植花木的土層下,先鋪設石板,在半晌浸透柏油的柳條墊,再鋪兩層磚和一層鉛餅,最后蓋上厚達4-5m的腐殖土,這樣不僅可以種植一般花草灌木,還可以種植較高大的喬木;并動用人力將河水引上屋頂花園,除供花木澆灌之外,還可形成屋頂溪流和人工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