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護方式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上層管理方式的單一和一線工人養護技術的單一。
在不斷推陳出新的21世紀,養護技術的改進速度相當慢,養護工人不是不懂技術,他們可以用操練多年的嫻熟技術將植物的養護工作做好,新的養護機械也可以在短時間熟練應用,但這些工作大多局限在常規的修剪、除雜、施肥、打藥方面,而如何從理論上升華,如何應用更多的農藥、肥料品種增強植物的生長勢,打造更多形態各異的植物造型,如何從修剪上控制使植物的景觀群落得到更協調的搭配,如何把自己從一個養護工人成長為一個“園藝技工”,他們往往缺乏這樣的行動和構想,多年的養護模式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他們思想的僵化和工作方式的一塵不變。
生產工人因文化程度和其處身的社會環境使其不能準確地認識到綠化工人的使命,承擔綠化養護工作的管理技術人員則大多是因為沒有從心理上引起重視和本能的惰性使其墨守陳舊的養護管理方式,養護工作放在基礎工作和表面工作上,沒有實質性地深入發揮專業技術的作用。
這也是由普遍的社會心理導致的,覺得綠化養護就是把苗木養活,沒什么技巧,學養護往往沒有學設計、施工有前途,于是我們都可以看到一個現象,每個城市的綠化養護領域往往都是工作多年的老職工,而設計、施工領域則人頭涌涌,大有前浪推后浪之勢。這也就導致了養護管理方式陳舊的后果。